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强化基础学科研究,稳步推进大中衔接,强化高中阶段基础学科的学生培养,4月20日物理科学学院物理学科高中基础人才培养与教学基地正式启动。学院党委书记史永红、院长张国权、副院长孔勇发、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张学良、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物理学科高中基础人才培养与教学实践计划执行委员会主任吴雨浓、副主任张立军、秘书长杨昭出席了本次启动仪式。
张国权院长在致辞中讲道,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教师并不了解高中教师如何教物理,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大一新生应该具备的知识,学生实际并不掌握。而高中教师对大学物理的知识要求也了解有限,这就造成了本科教育与高中教育内容上的脱节。物理科学学院物理学科高中基础人才培养与教学基地就是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从实际教学等诸多层面全面实现大中衔接。
张国权院长介绍到,物理科学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既重视培养从事科学前沿探索的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又重视培养高水平的理科应用人才,从事应用开发研究。对于大中衔接这项工作最早要追溯到2008年以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为契机,推广到各个高中。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曾6次带领中国国家队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
执委会主任吴雨浓先生谈到基础学科的长远发展,于国家和教育来说都是头等大事,希望通过基地校的建立让高中生接触到大学前沿内容,切实贯通大中衔接。执委会秘书长杨昭介绍了执委会下半年工作内容。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物理学科高中基础人才培养与教学基地的建立,在强化高中阶段基础学科培养的同时,培养发现有潜力的拔尖人才,让高中学生得以了解更多的大学前沿知识,拓宽眼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真正做到把高校教研、教学引入高中,探索实践高中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发展,全方位开展并落实 “大中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并引导其中优秀学生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双一流高校物理相关专业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