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案例】(第九讲)

发布者:曾婧发布时间:2025-01-22浏览次数:10

科学史鉴伪

 

在中国复兴的过程中,对于世界发展的认识以及自身发展的反醒都是必要的。特别是作为科技兴国的根本,科学史可以给我们带来相当的启示,并且指明前进的方向。然而,科学史,特别是距今久远的科学历史,往往会失去原有的样子。这些扭曲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年代久远,没有确切的文字记录造成的;有的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记载失传造成的;更有一些是出于人们自身记录的不准确造成的——或语焉不详,或出于自身的目的肆意修改——这些对于还原科学史的本来面貌都是相当的挑战。

 科学史的鉴伪,首先需要打破迷信。科学发展自身也是一个过程,科学的理论,一方面要符合客观事实,同时也需要满足人们自身的心理预期,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神化科学进程中个人的作用,实际上也在相当程度上使科学史丰富的内容变得劣化而单薄。这些神化,或是有意而为,出于宣传的效果:比如作为近代科学诞生的基础,西方世界的媒体宣传更多的是片面强调古希腊的传统,而实际上在中世纪时,阿拉伯世界才是世界的学术中心,融合了东西方的科学技术,并结合了自身的研究成果,对古希腊的著作进行了大量的勘误和注释工作,这些著作在文艺复兴时流传回欧洲并且成为了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重要基础——这方面的内容在西方世界进行宣传时被有意弱化甚至无视。另一方面,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也无意识地对科学家的个人作用进行了神化:因为自然科学内容众多,对应的却是有限的学习时间——即使直接给出科学发展重要节点的结论和运用的方法,这些时间也显得太过紧张,自然而然地,也就无从讲解具体的理论背景和发展历史。这些因素使得学习者有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天才”的推进而前进的。只有在充分理解科学理论诞生的具体背景之后,人们才有可能更加清晰了解科学发展的过程。特别说明的是,在科学发展的早期,人们为了使自己的理念更加服众或是利益的驱动,往往会将其伪装成当时或者历史的先贤的理论进行传播:这也是很多伪史和伪书产生的基本动机。很多对古代著作的注释工作,往往没有和原著之间进行区分,特别是在印刷术流传之前,大多数的书籍都是靠手录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

 那么如何更加正确地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呢?科学史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过程,其自身也有着相当的规律,这为我们提供了还原历史本来面貌的可能。

 从客观上来说,科学的发展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科学自身的内部矛盾是它发展的根本动力,比如历史上微积分的产生,是当时人们解决曲线长度,切线问题,复杂几何体面积等特定问题而提出的。类似的重要问题在同一历史时期往往会被很多科学家关注,在信息不发达的情况下,常常出现多个科学家同时对这一问题产生重大突破的情况。了解当时科学发展的情况以及学术研究的背景,是理清科学史,去伪存真的一个重要方法。

 从主观上来说,对于同一人甚至于同一时期的人,处理事情的方法往往会具有一致性,对于科学研究而言也是这样,这就是库恩利用“范式”来定义科学的一个重要基础。科学发展的早期,很多人的集体工作,往往会被安放在一个人身上,这会造成研究方法上的不一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亚里士多德被称为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但是从流传下来的故事来说,他对待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精神分裂的:在一个传说中,他为了研究鸡蛋发育,采用每天打破一批受精卵中的一个的方法进行研究,是典型的实验方法,在他的成就中,也包括生物学上确定父本母本同时会影响子代,而不是单一受父本影响;另一个传说中,他固执地认为成年女人的牙齿要少于成年男人,虽然他是结过婚的,但是好像从没有让他的老婆张嘴来数一数。这在本身上就是一个值得疑问的事情。

 正确评价科学的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对于破除所谓的西方中心论,以及另一个极端,东方中心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会起到良好的助力。